有一種人自認冠蓋滿京華,却斯人獨憔悴,也許相識滿天下,但却長期感到寂寞。尤其近代中的草莓族或是沉迷電腦的山頂洞人一族,因為心事無人知,更加沉醉於虛擬世界,形成惡性循環。
其實寂寞是一種因缺乏人際關係而產生的孤獨感與失落感。世上沒有人永遠不會寂寞,偏偏有人長期滿懷愁緒無可傾訴時;生活困難求助無門時;失學,失業,失戀後缺少社會支持時,都會感到寂寞,在此等時機下寂寞心態是難免的,也可以說是正常的寂寞。問題是在眾皆歡樂的熱閙場合裏或是在人多的場合,仍然有人深感寂寞。因此,寂寞與獨處不同,寂寞是心理上的孤獨感與痛苦感;寂寞的人是不快樂的。獨處只是身體上離開人群,而在心理上却未必不快樂,甚至有人甘願獨處,享受寧靜中的喜悅,因為知道有人會為他留一盞燈。
寂寞是起於缺少人際關係,社交技巧的笨拙,而且過份重視自我愛好或感覺,忽略別人的權益與需求,對人缺乏同情心與同理心,無從在人際間建立起分憂或共樂的親密關係。慢慢這類人會失去自信心,造成個性悲觀,與人交往時不能表露自己的特點,難以獲得同儕的欣賞與尊重。長期下來造成自責傾向過重,過份患得患失,因恐懼失敗心理的影響,而導致對社會活動的退縮與逃避。
改善的方法只有對症下藥,培養其自信心,家庭的關心以及學習表達能力。當然宗教或建立良好嗜好也有助於人群交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