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

安全感覺

小孩子的心靈其實非常脆弱,如果常用恐嚇的語言來完成目的,會使到孩子的缺乏安全感,影響到日後的人際關系以及心理成長,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忘記,所以我和親愛的時常互相提醒。
有安全感的孩子對人或環境的信任度很高,可以很自然和人做出身體和眼神接觸,在陌生環境中仍然感到安全。相反的假如孩子有咬指甲,拔毛的行為,代表缺乏安全感,會不喜歡和人有身體接觸,長大後對人易感到猜疑或恐懼,容易感到不安和焦慮,個性比較畏縮。
而恐嚇的語言又分真實與想像,真實的恐嚇像實物恐嚇(蟑螂,老鼠)會造成對該事物恐懼,但是虛物恐嚇造成的後果較嚴重,例如用彼此關係來威脅,會使到孩子怪責自己,形成自卑情結。而利用妖魔鬼怪來威脅,孩子會用無限的想像來放大恐懼性,日後會害怕獨處。
所以現在說服老婆和我都盡量針對寶貝的行為來指正,同時明確表示出對寶貝的期望,並且清楚說出後果。這些都只是為了孩子能在一個充滿愛心及安全感的家庭成長。

2 則留言:

萍凡女子 提到...

亲子教育的书籍可以帮助为人父母更有效身教孩子。

狼皮羔羊 提到...

坐而言不如起而行,現在是知易行難,有時是知道理論,但泥人也有三分性,控制不了情緒